小王:是啊,我们学校正在考虑升级现有的排课系统,希望能更高效地安排课程表。
小李:听起来不错。你觉得这个系统的核心功能应该是什么?
小王:首先,它需要支持自动分配教室和教师资源,同时避免时间冲突。其次,还需要提供一个友好的界面供管理员操作。
小李:明白了。那我们从哪里开始呢?
小王:我们可以先设计数据库模型。比如,每个课程有名称、学时、授课教师等信息;每个教室也有容量、位置等属性。
小李:嗯,我建议使用SQLite作为本地数据库,这样便于初期测试。下面是我写的创建表的SQL语句:
CREATE TABLE courses (
id INTEGER PRIMARY KEY AUTOINCREMENT,
name TEXT NOT NULL,
hours INTEGER NOT NULL,
teacher_id INTEGER NOT NULL,
FOREIGN KEY(teacher_id) REFERENCES teachers(id)
);
CREATE TABLE classrooms (
id INTEGER PRIMARY KEY AUTOINCREMENT,
capacity INTEGER NOT NULL,
location TEXT NOT NULL
);
小王:很棒!接下来我们编写Python脚本来处理排课逻辑。这里是一个简单的示例:
import sqlite3
def assign_classroom(course):
conn = sqlite3.connect('school.db')
cursor = conn.cursor()
cursor.execute("SELECT * FROM classrooms WHERE capacity >= ? ORDER BY RANDOM() LIMIT 1", (course['hours'],))
result = cursor.fetchone()
if result:
return {"classroom": result[0]}
else:
return None
小李:这确实能解决一部分问题。不过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,我们应该申请软著证书。
小王:没错,有了软著证书后,我们的项目就可以正式推广了。申请过程也不复杂,只需要提交源代码和相关文档即可。
小李:最后一个问题,你觉得未来这个系统还有哪些改进空间?
小王:可以增加在线预约功能,让学生也能参与选课过程。此外,引入AI算法优化排课效率也是个好方向。
小李:非常感谢你的分享!我相信这款排课系统会在北京高校中得到广泛应用。
本站部分内容及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由AI智能生成,如有侵权或言论不当,联系必删!